“臺風前,我們每天可以摘3000斤秋葵,現在產量只剩三分之一。”“西瓜往年收購價每公斤3元,結果強風打來、瓜田受浸,導致跌價八成,幾乎全軍覆沒?!薄吧锨М€毛豆剛種下沒多久,一場臺風導致種子全部被浸爛了。”……
9月29日,臺風“樺加沙”在陽江登陸后的第6天,從農戶無奈的寥寥數語可見,年度“風王”凌厲的“殺傷力”仍在“發酵”。記者走進陽西縣新墟鎮,看到這個山區農業鎮的田間地頭里,多處“藏”著頭戴蓑帽、彎腰忙碌的身影。
種植大戶積極強化田間管理、及時補種改種、日夜搶收減損,政府部門靠前指導、加快基礎設施修復、協助做好保障服務,一場陽西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的救災復產攻堅戰,正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打響。
水稻受災減產 保險“保價”護航
9月24日,臺風“樺加沙”致使陽西縣多個農業種植基地遭遇不同程度損毀。據新墟鎮政府應急辦統計,截至9月29日,該鎮農、林、牧、漁業經濟損失約850萬元,基礎設施損毀價值超過1億元。
陽西縣林豐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墟鎮馬車村委會基塘村村干部陳慶林告訴記者,馬車村約種有600畝水稻,農戶基本都有買農業保險。他說:“按往年收成來看,村里水稻每畝產量有900至1000斤,臺風過后,預計會減產三成左右。但因為有保險,村民收成在畝產800斤以下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可進行理賠,大家有希望挽回部分損失。”
作為廣東省菜籃子基地、陽江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陽西縣綠苑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坐落于新墟鎮新圩村,公司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董事長林華興介紹,今年基地種植有1200多畝晚造水稻、2000多畝毛豆。臺風來臨之前,上千畝水稻剛剛生出穗胎,還在孕穗期,被強風吹斷穗胎后,預計到11月收成時,將減產兩到三成。下雨天容易導致病蟲害,所以他們連日運用無人機,對稻田抓緊噴灑葉面肥,做足殺菌預防措施。
“雖然預判減產兩三成,但大部分水稻都買了保險。臺風過后,保險公司也來看過現場,等收成時會按照實際情況補償損失?!绷秩A興從事水稻種植超過10年時間,算是購買農業保險的“常客”。記得今年7月,一場臺風導致早造的兩三百畝水稻浸水出芽、顆粒無收,加上其他損失,保險公司最終賠償了他13萬元。
一場臺風,讓農戶對保險發揮的“保價”護航作用認識更為深刻?!拔曳N了40多畝西瓜,預期畝產量五六千斤,現在被臺風吹、雨水浸后,損失超過30萬元?!标悜c林表示,農業本就“靠天吃飯”,他通過同時種植南瓜、辣椒等多類作物,加上輪種,搭建滴灌水溶肥系統等措施,希望降低風險,但一場臺風依然讓他措手不及,希望能推出更多類別的農作物保險產品。
臺風過后,陽西縣農業部門通過建立種植主體與保險機構的快速對接通道,安排專人協助種植戶整理受災資料、上報理賠申請,主動協調保險機構加快現場勘察定損進度,簡化理賠流程、縮短賠付周期,確保理賠資金盡早發放到受災種植主體手中,切實減輕災害造成的經濟負擔,為農業生產恢復提供資金支持。
作物產量驟降 農戶積極減損
“臺風第二天,我們就馬上出來救災復產,重點把被風吹倒伏的80多畝水果秋葵扶正,扶了兩天以后,就進行回泥加固、促進其生長?!闭驹谝黄渚G的水果秋葵田旁,陳慶林告訴記者,今年是他首次種植水果秋葵,經過兩個多月的辛苦培育,原計劃第一批秋葵在國慶節上市,想不到一場臺風讓長至1米多高的秋葵全部倒伏,畝產量直線下降,每天每畝采摘從預期平均四五十斤降至如今十幾斤。
因秋葵可持續結果采摘,收成期長達三個月?!鞍船F在每斤6元的田頭收購價,每天減產2000斤,我就直接損失1萬多元,預計最終損失超過50萬元?!标悜c林心中無奈,卻保持樂觀積極應對的心態。由于接觸秋葵表面后,容易引起皮膚發癢,所以為避免天熱作業,這幾天,他都組織工人從晚上12時開始搶收,一直摘到早上七八時,然后再打包、儲存到冷庫,等市區、茂名的收購商來運走。同時,趁市場行情好,做好田間管理,爭取進一步降低損失。
在綠苑農業基地,20多人分工合作,積極扶正被吹歪的冰糖甘蔗、百香果等作物。另一邊,工人們頂著烈日,推著單輪播種車,在毛豆地里來回奔走、培土,只為盡快完成2000多畝毛豆復種任務。“毛豆是我們的特色作物,主要賣到北京農貿市場,一年銷售額上千萬元。”林華興說,加上種子、肥料、人工等成本,這次臺風約造成公司損失五六十萬元,但他相信在政府部門正確指引下,公司生產將盡快回到正軌,預計一周后,可完成各項災后復產工作。
修復基礎設施 保障農業復產
農戶滿滿正能量開展災后復產,背后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及時“撐腰”。
新墟鎮委委員戴閏碩介紹,臺風“樺加沙”登陸后,該鎮立即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開展自救和復產工作,現已完成約10000棵沉香木扶正培土、加固支撐;搶收各類農作物10000余斤。目前,各村正在開展農田疏通溝渠、排水噴藥、農作物扶正培土等相關工作,涉及農田約3000畝,爭取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
為加快基礎設施修復,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新墟鎮積極協調電力、通信、供水等部門搶修受損設施。截至目前,已修復低壓線桿140余根,低壓電線約40千米,修復傾斜高壓線塔3處,全部村、社區已恢復通電、通水和通信,群眾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同時,住建部門指導開展受損房屋修繕相關工作,群眾自發性修繕一般受損房屋共84間,目前已完成超50%。為第一時間保障主干道和村道暢通,新墟鎮及時清理倒伏樹木和障礙物,現已完成約5000棵綠化樹扶正培土、加固支撐,并分類處置受損樹木、竹林等。
陽西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臺風后,縣農業部門第一時間組織力量,指導農戶疏通田間溝渠,加快排出積水,避免作物長時間受澇缺氧;對倒伏植株進行小心扶正,減少機械損傷;針對臺風后高溫高濕易引發病害的特點,及時開展病蟲害排查與防治,重點防控細菌性白葉枯、細條病及真菌性紋枯病、稻瘟病等,同時警惕臺風攜帶害蟲滋生蔓延,選用低毒高效農藥科學施藥;科學噴施葉面肥+蕓苔素內酯,讓受傷的葉片和植株恢復生長、提高抵抗力。
針對剛種植不久的毛豆、圣女果、辣椒等經濟作物,陽西縣及時組織農戶補苗,確保不影響后期產量;對已絕收或作物受損嚴重的地塊,先徹底清理殘株、雜草及田間雜物,消除病蟲害殘留隱患,再搶抓農時改種其他農作物,最大限度縮短生產空窗期,降低災害對農業產值的影響。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