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市政協八屆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關于搶跑低空經濟新賽道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的建議案(草案)》。會上,市政協委員聚焦陽江低空經濟發展藍圖,踴躍建言、各抒己見,為陽江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凝聚智慧和力量。現將部分委員的精彩發言觀點整理摘登,以饗讀者。
市政協常委鐘基建
構建“出廠即試飛”低空經濟全產業鏈
陽江發展低空經濟具有空域、環境和市場需求優勢,建議以建設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和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全鏈條為核心目標,高標準建設測試試飛平臺,加快推進合山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同步規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發展無人機總裝測試、試飛適航審定服務,設立無人機考試點和培訓中心,修建機場與產業園區的“綠色通道”,實現出廠即試飛的便捷流程。
創新政策支持體系,成立由市領導掛帥的推進低空經濟工作領導小組,高規格編制發展規劃,積極申報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和省級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爭取政策紅利,為產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培育多元應用場景,圍繞“大灣區研發+陽江制造”模式,引進無人機整機及零部件制造企業;吸引物流龍頭企業開展低空物流試點,打造粵西與海南自貿區之間的物流中轉基地;大力發展“低空+文旅”“低空+城市管理”“低空+海上風電巡檢”等特色應用,以場景應用拉動產業發展。
市政協常委吳耀祥
設立基金引入資本參與科技攻關
抓住低空經濟這個風口,關鍵要在落地見效上精準發力、系統推進。建議聚焦產業招商,從“被動跟進”轉向“主動布局”,制定專項發展規劃,明確主攻方向和實施路徑。充分發揮合山機場空域資源和綠色能源優勢,主動對接廣深珠等地龍頭企業,重點引進儲能無人機、氫能動力裝備、海上運維設備等制造項目,推動產業鏈集聚發展。
突出場景賦能,以場景開放牽引項目落地,重點推進“低空+海上風電”“低空+海洋牧場”“低空+濱海旅游”等差異化示范。
強化要素支撐,破解“資金、機制、人才”瓶頸。設立低空經濟國資平臺和專項引導基金,以“基金+項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與科技攻關。做好低空經濟數據運營,積極爭取省級試點,推動空域分類管理、審批流程優化等改革,探索設立陽江飛行服務站。聯合海大陽江校區、陽江職院等高校共建產教融合基地,重點培養無人機操控、運維等實用型人才,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市政協常委林子斌
發揮優勢爭創飛行試點先行區
遼闊的空域、廉價的綠電、豐富的應用場景是陽江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勢。建議聚焦特色應用,集中資源,優先發展“低空+旅游”,積極探索“低空+海洋”(海事監控、海島物流)、“低空+風電”(風機葉片巡檢)等特色應用場景,形成帶動效應。
強化配套能力,發揮自身合金材料和精密制造優勢,立足珠三角低空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的“配套基地”和“材料倉庫”定位,主動融入大灣區低空產業鏈。
積極爭取政策試點,充分利用空域優勢,申請建設低空飛行試點城市或空域管理改革試驗區,在空域分類管理、無人機物流運行、飛行服務站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
加強區域合作,主動與廣深等地的研發機構、企業合作,設立研發飛地或測試基地,實現借力發展。同時,夯實基礎設施,以合山機場為核心,規劃建設無人機起降場、充電樁、通信網絡等配套設施,構建起支撐低空飛行的基礎網絡。
市政協常委李小鐵
細化應用場景分類突出產業融合
陽江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建議以創新為驅動,以安全為底線,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力引擎。
在編制低空產業發展規劃過程中,同步建立政策評估與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評估政策效果,并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優化,確保政策供給始終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為市場主體提供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打造多元化示范性應用場景,進一步細化場景分類與實施路徑。針對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濱海旅游等不同產業特點,制定詳細的場景開發方案,如開發“風電+低空物流”“海洋牧場+環境監測”等復合型解決方案,突出產業融合。同時,建立場景應用效果評估體系,為后續場景拓展提供參考。
加強與周邊城市合作,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機制,共同挖掘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例如在空域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市政協常委陳燕冰
打造“低空+新能源”典型示范
今年8月,大灣區首條超長距離跨海低空物流干線(陽江海陵島—珠海海泉灣)成功試飛,為珠江口西岸城市群構建立體交通提供了新范式。建議以沿海空域資源為紐帶,探索建立珠江口西岸低空經濟創新聯盟,依托珠海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中山無人機制造技術創新、江門新能源電池制造、陽江空域資源豐富等區域差異化優勢,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走廊。
發揮陽江在珠海的產業反向飛地的金融、創新、人才等資源優勢,利用陽江裝備制造和材料領域的產業基礎和特點,推動研發輕量化、耐腐蝕材料,引入適用于海洋場景的低空裝備生產線,促進無人機產業鏈強鏈、延鏈。
搭建無人機應用供需對接平臺,將海上風電、光伏企業的巡檢需求與低空經濟企業的服務供給進行有效對接,開展“無人機+海上風電巡檢”等創新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打造“低空+新能源”典型示范,帶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組建產業鏈創新聯合體,開展低空技術研發。訂單式培養專業人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
市政協常委許興彪
加快構建區域低空業態閉環
成熟的商業業態是有效激發市場需求,反哺核心技術升級與產業配套完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建議在鞏固現有成熟低空經濟業態“基本盤”的同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升級迭代,完善消費場景搭建,加快構建區域低空業態閉環。
利用“低空+文旅”,在條件成熟區域發展低空旅游項目,開發多樣化低空觀光產品,精心設計市級“低空旅游精品線”。利用“低空+培訓”,依托陽江合山機場相關基礎,由市級統籌建立規范、安全的通用航空技能培訓體系,培育專業人才。利用“低空+農業”,鼓勵通用航空企業面向農業需求開展示范推廣,探索無人機在特色農業中的應用。利用“低空+海洋”,開設海上觀光、海島旅游路線,發展空中飛人、風電觀光等項目,并將低空技術應用到服務海洋牧場與風電運維之中。利用“低空+冷鏈”,謀劃建設垂直起降點與無人機庫,加快低空物流建設,使海鮮產品上岸后通過低空冷鏈快速送達周邊城市。
市政協常委麥繼紅
深耕物流場景強化品牌營銷
陽江低空經濟發展起步較晚,須以超常規政策力度破局。建議強化政策引領,盡快出臺《陽江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產業定位、發展目標與實施路徑。學習借鑒蘇州經驗,制定地方性《低空經濟促進條例》,從空域管理、適航認證、數據安全等方面構建制度框架。
深耕物流場景,打造低空運輸新通道。立足陽江海洋物產優勢與大灣區市場需求,規劃建設“陽江-珠海-香港”低空物流走廊。依托合山機場低空物流中心的硬件基礎,優先試點無人機冷鏈運輸模式。針對時效性要求高的農產品,發揮低空運輸“點對點”直達優勢,壓縮流通時間。拓展城市內部及周邊短距離物流配送場景,滿足電商、快遞等行業對高效物流的需求。
強化品牌營銷,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中國低空經濟第一城”IP,設計陽江低空經濟吉祥物、主題曲和宣傳片。建設中國低空經濟博物館,展示無人機發展史、陽江產業成果和未來愿景。開發AR導覽系統,與學校合作開設“低空經濟科普課”。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