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正式發布兩項低空安全粵港澳標準——《低空飛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與《低空飛行基礎設施與保障指南》。這兩項標準由粵港澳三地50多家權威機構共同編制,陽江市氣象局作為重要參編單位,為低空飛行氣象安全保障提供了專業支撐。此次發布的標準構建了“安全-執法-保險”三位一體的閉環管理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兩項標準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其中,《低空飛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作為基礎性標準,系統覆蓋空域管理、飛行管控、氣象監測、通信導航等關鍵環節,從“空中運行”維度筑牢低空安全底線。《低空飛行基礎設施與保障指南》聚焦低空飛行的“硬環境”建設,為低空飛行器的起降、導航、規劃設計及建設等環節提供標準化依據。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聯席主席葉曉雷形象地解讀:“這兩項標準共同構成低空安全體系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支撐,是低空飛行安全的根本保障。”
在上述兩項標準編制過程中,市氣象局充分發揮其在氣象監測預警領域的專業優勢,提出了多項關鍵建議,比如加強局地氣象監測,布設針對性監測設備,防范突發性風切變、湍流等氣象風險。“這些建議被納入標準內容,使得最終出臺的標準更貼合復雜地形條件下的實際需求。”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黃小丹是參與低空安全粵港澳標準編制的一員,她說低空預警系統需具備識別突發性氣象危險的能力,包括建筑群風場畸變、山地波等特殊地形氣象效應、風速突變、能見度驟減等。氣象專業意見為構建完善的低空飛行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市氣象臺副臺長吳瑞雅是另一名參與上述標準編制的代表。“很榮幸能代表陽江參與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將在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觀光旅游等領域深刻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吳瑞雅說,隨著上述兩項標準的落地實施,市氣象局將積極推進區域級低空氣象觀測網絡建設,為陽江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更加精準的氣象服務。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