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樺加沙”影響,我市水稻植株傷口多、病害傳播風險高。連日來,全市供銷社系統迅速行動,承接了12萬畝應急防控任務,并組織多支黨員服務隊深入田間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全力保障糧食生產。
近日,記者在陽西縣塘口鎮周南村看到,綠油油的稻田里,無人機呼嘯而過,精準灑下防病藥物;田壟間,轟鳴的起壟機正來回作業,村民們手持鋤頭開荒施肥,一株株嫩綠的甘薯苗被快速栽入土中,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陽西縣社村合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加乾表示,臺風過境后,市供銷社在陽西縣區域出動了23個飛防作業隊,1臺無人機一天能完成近700畝農藥噴灑,有效提高了稻田病害防治效率,助力農戶迅速復產。
農戶羅耀漢告訴記者,她種植的3畝水稻在臺風過后面臨病害威脅,幸好陽西縣社村合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時指導防控,讓白葉枯病和細條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工打藥1畝地要1小時,現在無人機飛防作業幾分鐘就能搞定。”羅耀漢說,該公司后續還舉辦了相關培訓班,讓她深入了解了水稻病害防治的技巧和知識。
與此同時,市供銷社組織多家下屬企業與專業合作社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搭建銷路橋梁。在竹逕村番薯種植基地,連片田壟已整理完畢,工人們正搶抓農時栽種紫薯、榴蓮香、冰淇淋等番薯品種。穗鴻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廖日洪表示,盡管臺風吹掉了育苗棚,損失達一兩百萬元,但通過全力搶種,1200畝土地已全面復工,其中新品種“榴蓮香”番薯預計畝產超過1500公斤。該基地依托“水肥灌溉一體機”等智能設備,實現施肥與病蟲害防治同步,富硒土壤產出的優質番薯遠銷河南、山東等外省市場。
為有序推進防治工作,市供銷社采用分片包干制與建立數字田間檔案,確保了防治資源的高效調配,并及時調運專用藥劑直送受災鄉鎮。同時,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搶修農田設施、做好補種改種等技術工作,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截至目前,全市供銷社系統已完成飛防作業12萬畝次,使用專用藥劑和葉面肥約23噸。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