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多地出現基孔肯雅熱病例,引發社會關注。10月20日,記者實地探訪我市基孔肯雅熱收治醫院,跟隨醫生了解患者就診全流程,并了解基孔肯雅熱的詳細癥狀和防護措施。
當天下午,記者走進市公共衛生醫院看到,接診流程和防蚊滅蚊措施已布置妥當。在感染科隔離病區,走廊內外都安裝了固定的紗簾、紗門,病房內統一懸掛著網孔細密的蚊帳,并備有驅蚊液等多種滅蚊器具,最大程度阻斷蚊媒傳播途徑。
一名確診基孔肯雅熱的女性年輕患者描述病程,稱初期出現局部關節腫痛,被叮咬的第二天開始低燒、全身起紅疹,以及伴有乏力、骨痛等癥狀,但痛感在可忍受范圍,未出現無法站立等情況。“今天是我入院治療的第6天,關節疼痛已明顯緩解,紅疹漸退,目前所有癥狀基本消失。”這名患者說。
市公共衛生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羅賢鑫介紹,基孔肯雅熱的典型癥狀為發熱、皮疹和關節痛,尤以小關節疼痛為主。“在流行季節,凡有其中一種癥狀,都需前往醫院就診并進行核酸檢測。”羅賢鑫說,目前接診的感染者均為輕癥,癥狀以短時間的中低熱發熱為主,皮疹和關節痛經對癥用藥后可有效緩解,僅極少數可能遺留輕微關節痛,但會隨時間推移逐漸減輕。
羅賢鑫表示,基孔肯雅熱一般僅需對癥應用藥物,就醫期間以休息為主。患者出院需滿足退燒超過24小時,病情超過7天或核酸轉陰,解除隔離后不再具備傳染性,無傳播風險。
“市民要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不用過度恐慌。”羅賢鑫提醒,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短則數小時,長則兩周,防控關鍵在于有效防蚊滅蚊。他建議,市民戶外活動時穿長袖衣褲,裸露皮膚涂抹含避蚊胺的驅蚊劑,并在家中安裝紗窗紗門、蚊帳等防蚊設施,使用電蚊拍、殺蟲劑等工具消滅室內蚊蟲。同時,要及時清除室內外積水容器,定期疏通下水道和排水溝,保持居住環境干燥整潔。社區可定期開展滅蚊行動,噴灑環保型殺蟲劑降低蚊媒密度,進一步切斷基孔肯雅熱傳播鏈。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