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里,工作人員正為居民翻盆倒罐清理積水;背街小巷中,專業消殺隊員手持脈沖煙霧機進行精準噴灑;居民樓上空,無人機盤旋巡查衛生死角……一場以防蚊滅蚊為核心的愛國衛生運動在我市各縣(市、區)全面鋪開。面對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防控的嚴峻形勢,我市迅速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通過常態化清掃與專業消殺相結合、多部門聯動與科技創新并舉,為城市織起一張堅實的公共衛生防護網。
“常態清掃+專業消殺”立體防控清理衛生死角
10月以來,我市開展以防蚊滅蚊為核心的愛國衛生行動月活動,將每周二上午和每周六上午定為統一行動日。各級黨員干部下沉社區,與基層工作者、志愿者和群眾共同投入環境整治,推動形成“人人動手、清潔家園”的濃厚氛圍。
25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陽東區東城鎮大令社區看到,30余名工作人員分工協作,手持掃帚、鐵鏟清理背街小巷和閑置地的衛生死角,或將堆積的落葉、雜物逐一清掃裝車。大令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勝輝指著身旁一片整潔的空地對記者說:“這里曾是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的閑置地,通過出動挖掘機徹底清理并同步開展消殺工作,從源頭上切斷了蚊媒孳生環境?!?/p>
除了公共區域的集中整治,該社區還組建了21個入戶小組,夜間上門向居民發放蚊香片,并指導居民清理積水?!吧鐓^干部連花盆、下水道口這些細節都提醒到位,現在我每天都主動檢查家中的易積水區域?!本用裰x翠梅說。在黨員干部帶動下,她也加入清掃隊伍,利用閑暇時間巡查衛生死角。
緊抓伊蚊活動高峰期,我市多個社區建立常態化消殺機制,通過動態監測、定期消殺、重點鞏固等方式,有效降低成蚊指數。走進江城區城東街道獅子社區的大街小巷,消殺隊員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拿著脈沖煙霧機等設備,對公廁、下水道和垃圾中轉站等重點區域開展全面消殺?!拔覀?5名消殺隊員每天開展兩次作業,確保區域內全覆蓋、無死角。”陽江市盈飛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周坤介紹。
與此同時,獅子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敖進宇正帶領工作人員穿梭在居民區內,挨家挨戶幫助居民清理院落、點蚊香、倒積水?!耙尵用裰鲃羽B成防蚊滅蚊的習慣。”敖進宇表示,經過持續動員,居民衛生意識顯著提升,社區空置地、小院子都清理得干干凈凈。
細致的工作贏得了周邊居民的認可。今年76歲的馮伯表示,他和老伴平時搞衛生比較吃力,社區干部每天過來幫他們點蚊香和清理積水,還耐心地為他們講解防蚊滅蚊的相關知識。“我家的花園久未清理,社區干部幫助清理干凈了,要為這份貼心服務‘點贊’?!弊酎S先生說。
多部門聯動攻堅提升防控效能
面對老城區房屋密集、巷道陰暗等消殺難點,我市堅持環境整治“拉網見底”的工作原則,各部門緊密聯動,通過專項治理、創新模式和強化監督等多重手段,在“兩清一滅”工作中取得了扎實成效。
10月25日至26日,海陵試驗區在全區范圍內集中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白圩社區,閘坡鎮干部職工、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群眾等組成“消殺組+清理組+科普組”聯動隊伍,同步推進環境清理、精準消殺和科普宣傳。與此同時,全區各單位下沉掛點村(社區),天麓山海景區對售票大廳及周邊綠化帶進行集中消殺。
近段時間以來,“十五運”陽江賽區執委會多次召開現場工作協調會議,圍繞十五運會綜合保障工作,各職能部門根據自身職責對比賽場館周邊區域進行重點清理、消殺等整治行動,對定點接待酒店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并對重點場所實施防疫管控,目前已完成病媒生物監測7次,將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閾值內。由市疾控中心建立傳染病疫情監測組,持續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指導海陵試驗區針對涉賽場館和酒店周邊開展預防性消殺。
市城管綜合執法局探索中草藥賦能防蚊新模式,采購薄荷、艾草和清香木等驅蚊植物,通過“市區重點點位種植+面向群眾免費發放”模式,完成超千萬株防蚊植物種苗培育工作,種植面積超12萬平方米,實現“美化城市人居環境+中草藥防蚊”雙效提升。
團陽春市委發動青年志愿者的力量,截至10月21日,累計發動青年志愿者450余人、中小學生2300余人參與40余場行動。志愿者們分片包干,清掃范圍覆蓋主干道、商鋪、背街小巷等,并協助商鋪做好“門前三包”、清理零散垃圾等工作,進一步筑牢防蚊滅蚊物理屏障。
我市衛生健康部門啟動專項執法行動,切實防范化解傳播風險。江城區衛生健康局組織執法力量對轄區內醫療機構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對7家違反防控規定的單位依法處理。陽西縣衛生健康局也對全縣醫療機構深入開展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防治專項監督檢查,對違法單位實施行政處罰,目前已通報5起典型案例,通過嚴厲執法督促基層醫療機構嚴格履行防控主體責任。
各地創新模式實現全域消殺滅蚊
連日來,我市各縣(市、區)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與特色模式,動員全社會力量集中攻堅,全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致力于提升防控的精準性與長效性。
在陽春市春灣鎮,無人機盤旋在居民區上空,對無人居住房屋的陽臺和屋頂積水情況進行日常巡查。這是該鎮創新采用的“無人機巡查+機械作業+人工清理”立體作業模式,聚焦背街小巷、居民樓頂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消除衛生死角。截至目前,陽春市累計發動25萬余人次參與,出動病媒防制專業器械8000多臺次,投入專業消殺人員超1萬人次,處理蚊蟲孳生地19000多處,清理垃圾5300多噸,有效降低了蚊媒密度。
陽東區形成了鎮政府牽頭,聯合村干部、鎮衛生院及志愿者等多方協作的工作模式。一方面深入大街小巷、居民院落,對各類積水容器進行排查與清理;另一方面采取“機械+人工”聯動模式,用挖掘機等設備清理廢棄垃圾、雜草,人工同步徹底清掃閑置舊宅、林地、菜地等衛生死角。同時,通過加強宣傳科普,許多村民了解清積水等防蚊滅蚊措施后,紛紛主動加入清理隊伍,形成了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專業保障方面,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組建了一支30人的專業消殺隊伍,配備超低容量噴霧器、車載式常量噴霧機、熱煙霧機等專業設備及各類殺蟲劑型,目前消殺面積達100萬平方米,發放消殺藥物1140瓶,為疫情應急處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城區通過網格化管理,筑牢群防群控防線。截至10月24日,全區各鎮(街)組織統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2432次,清除蚊蟲孳生地10萬余處,新裝防蚊閘、滅蚊燈等防蚊設施485個,累計完成消殺面積約5716.41平方公里。陽西縣則定期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定期下沉網格責任區和掛點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10月以來宣傳發動人數約9萬人次,排查整治蚊蟲孳生地面積約310平方公里,消殺滅蚊面積382平方公里。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