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的畫筆遇見鄉村的沃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眼下,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浪潮中,一股來自高校的藝術設計力量正悄然改變著陽春鄉村的面貌。
自“雙百行動”實施以來,陽春市與廣州美術學院(以下簡稱“廣美”)攜手,將藝術設計深度融入鄉村規劃,通過深挖當地文化、產業、生態特征要素,盤活并優化城鎮空間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近日,記者走進廣東首個結合天然溶洞打造的美麗圩鎮客廳——春灣鎮美麗圩鎮客廳,只見當地歷史文化、產業特色與旅游資源在此交融呈現,獨具魅力的溶洞景觀融入現代建筑元素,引得不少居民游客駐足觀賞。這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正是廣美團隊助力陽春城鄉規劃建設、提升鄉村風貌的縮影。
陽春市生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但在城鄉空間品質、公共景觀建設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這讓高校的專業力量有了用武之地。立足縣域所需,發揮高校所能,廣美組建了由教授帶領、師生共同參與的專業團隊,與陽春市建立緊密的協作機制。他們深入陽春各鄉鎮,精準對接地方需求,以專業力量系統介入鄉村規劃與設計實踐,讓美學理念扎根鄉村大地。
“我們不僅關注環境美化,更致力于將鄉村的歷史文化、民俗符號、生態特征轉化為可感知的空間語言與景觀符號。”廣美城市學院院長吳宗建道出設計初心。秉持這一理念,廣美團隊在陽春留下了一連串可見、可感、可享的豐碩成果——
在春灣鎮,慈云巖綠美公園、美麗圩鎮客廳、迎賓大道環島、春灣大道青云路口等場景的煥新,提升了圩鎮美觀度與旅游吸引力。在八甲鎮,團隊通過對白馬河的濱水空間進行升級,打造了“精神綠島”“多彩水岸”“山、水、林、岸、田、灘、島、石”“自然課堂”等主題節點公共景觀活動空間。在永寧鎮,團隊完成了橫垌瑤族村“瑤鼓相迎、千米畫廊”農文旅融合設計方案;在民居外立面融入瑤族圖騰與幾何紋樣,強化了文化認同與村落特色;村內中心露營基地等節點的建成,成為了吸引游客的新地標。
理論的種子在實踐的沃土中開花結果,廣美團隊在陽春共開展各類城鄉規劃設計項目超20個,為各鎮創作近百個設計方案。《聚焦陽春高質量發展,樹立美學賦能鄉村建設典范》案例還入選“雙百行動”首批省級優秀示范案例。
藝術的力量,正悄然改變著陽春鄉村的肌理,激發著鄉村內生活力。煥然一新的公共空間,不僅方便了市民休閑、健身和文化娛樂,也為節慶活動和農產品展銷提供了更優質的場地。
“近幾年來,一系列的升級改造讓圩鎮環境大變樣,打卡點也更豐富了,來春灣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為圩鎮的經濟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春灣鎮灣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葉奕權感慨道。“現在每天都來公園附近遛娃,空氣好、環境美,心情都舒暢多了!”居民余間說。
對于參與項目的廣美學子而言,這更是一堂生動的“田野課”,讓他們收獲了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寶貴歷練。學生們紛紛表示,在創意到落地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在復雜鄉村場景中進行跨學科思考與綜合運用,更深刻體會到“設計不僅要講創意,還要兼顧功能、可實施性與后期維護”。
在這場校地合作中,陽春市教育部門積極搭建交流互動橋梁,不僅為廣美團隊提供政策與資源支持,還利用廣美的資源優勢,將“美育浸潤”落到陽春各中小學,配套開展教師培訓、學生夏令營和研討會,為校地間搭建起長期、有效的協作通道。
“資源下沉一線,讓學生有了實踐平臺,教師獲得了進修機會,學校也能持續開展優質美育課程。”展望未來,陽春市“雙百行動”專班工作人員黃浩表示,將繼續支持廣美在陽春深化合作,重點做實實踐基地建設、教師培訓提升和共建課程開發,讓校地攜手的美學賦能之路越走越寬。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