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深入的調查走訪和認真抓落實地開展工作,江城區南恩街道沿江北社區創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社區環境、衛生面貌、居民創衛意識發生很大變化。自創衛號角吹響后,掛點單位市住建局、市國安局、江城建設局和南恩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多級聯動,切實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力推創衛工作高效進行。目前,沿江北社區創衛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已經展開,促創衛層次再提升。
從“小”處入手建立創衛模式
沿江北社區位于市區西部三江島上,面積約0.3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沿江北路、滘橋西路、西一路、西二路等,總人口6002人。為加強對創衛工作的組織實施,社區成立了由市直掛鉤單位、區掛鉤單位、街道、社區人員組成的創衛小組,開展活動以來,掛點單位先后5次專題研究社區創衛工作,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創建任務并制定了分階段實施的策略。
翻開《沿江北社區創衛情況調查表》可以看到,表格按照創衛要求,對社區內的路、街、巷等相關情況都做了具體描述,如“四巷1號有亂張貼涂寫現象”“黑橋頭與滘橋新街路口有較大面積堆放垃圾的衛生死角”等。據沿江北社區黨支部書記薛強介紹,社區創衛初期由市住建局牽頭成立了工作組,從市測繪設計院取得社區地形圖,弄清創衛區域范圍和界址,工作組花了10多天時間逐路、逐街、逐巷現場察看,分門別類收集創衛資料,建立工作臺賬。“創衛工作無小事,不管是一處小的衛生死角還是幾個亂擺賣的商戶,我們都納入整治范圍,爭取做到創衛無短板。”薛強說。
衛生死角清理工作自我檢查達標,防蚊閘、毒鼠屋安裝完畢,部分路段垃圾屋完善工作宣告完成……按照調查摸底情況,創衛需要完善的項目如道路硬底化、綠化、河道整治、污水整治、衛生死角清理等均取得一定成效。
加大宣傳推動居民主動創衛
走在沿江北社區內,記者看到,寬闊平坦的路面上基本無垃圾堆積,不少居民在門口放置了泡沫箱方便垃圾投放和保潔員收集,黑橋頭的衛生死角已被清理干凈并鋪上了美觀的廣場磚,宣傳標語在社區主干道頗為顯眼,需要補種綠化樹的路段已被綠蔭點綴……沿江北社區創衛惠民成果“看得見”。
今年2月通過驗收的長145米的社區西一路,開工僅用了10多天就完成了硬底化。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蘭姐在修好的路邊建起新房,現在已經封頂。“建新房的想法早就有,但以前這個路段是泥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道路兩旁叢生的雜草里還常冒出老鼠,居住環境不太理想。”蘭姐說,改造后道路成了“大路通途”,還裝了毒鼠屋,“四害”沒有了滋生場所,環境大大改善,建新房的速度自然也就跟上了。“創衛是好事,作為社區居民,我們做好門前三包,愛護好這條水泥路,不亂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就是為創衛做貢獻了。”提起能為創衛做什么,蘭姐說得頭頭是道。
創衛成果需要居民鞏固。南恩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付光巧告訴記者,為了推動社區居民參與創衛工作,由掛點單位和社區設立宣傳專欄,懸掛相關宣傳標語,給居民發放宣傳畫冊。“創衛改善民生,居民推進創衛,這是一個有益的循環,也是創衛進程強大的推動力。”付光巧說。
部門聯動提升社區創衛層次
“要是有路燈我們生活就更方便了。”“這段道路還可以多放幾個垃圾桶。”面對居民的訴求,付光巧表示,掛點單位和社區已經在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規模較大的亮化工程和垃圾處理設備完善工程已經提上日程。“滘橋新街、沿江西一路、煙糖巷、沿江西二路涌邊東四條道路將總共安裝60盞路燈,通過‘三個一點’已經籌集部分資金,路燈已經在排期安裝中。”付光巧說。
為保持環境整潔,掛點單位還定期組織各成員單位干部職工對掛鉤社區范圍內的衛生死角進行清理,切實解決社區內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個別居民保潔意識還不強,我們在清理過程中會對個別不自覺的居民進行宣傳教育。”薛強表示。
據介紹,對六小行業整治、城西市場改造、河道整治等工作,掛點單位將根據職責分工,積極聯系、協調城管、工商、環衛、水務等有關部門共同落實六小行業、三江河涌整治等相關工作。付光巧給記者展示了二期創衛項目的規劃圖并表示,已經在規劃對城西市場進行改造,市場前的路面將完成硬底化,市場兩旁的小攤販將有秩序、合理擺賣,爭取將該市場的改造工作做成二期創衛工程的亮點。
記者手記
創衛無旁觀者
在沿江北社區周邊走訪時,記者見到道路干凈整潔,居民自覺放置垃圾于收集箱。這表明居民對創衛工作是理解的,是熱情參與的。原本是衛生死角的樹底下已被清理干凈,在午后習習的微風里,十余名居民聚在一起拉家常。居民們跟記者感慨,生活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中,幸福指數確實提升了不少。
加強創衛宣傳是該社區創衛工作的重點之一,社區負責人表示今后還將大力推進,讓居民主動轉變為創衛參與者,亂丟亂扔少了,亂涂亂畫也少了,對創衛而言可謂是一大幫助。“參與創衛很簡單,只要我們每個人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就成。”這樣的創衛觀念雖然樸素卻很到位。
還靜于民,還凈于民,創衛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就該讓老百姓共建共享。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