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我市創衛工作開展以來,江城區城東街道東郊社區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有條不紊地組織開展社區創衛工作,硬件軟件兩手抓,開展清除社區衛生死角、安裝路燈、粉刷墻面、將明溝改為暗渠、投放毒鼠屋等工作,還建起創衛宣傳專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社區面貌煥然一新,整潔美觀的環境贏得居民的稱贊。
東郊社區位于江城區東側,作為一個人口密度較小的社區,社區常住人口只有3000多人,但占地面積達3.7平方公里。東郊社區的創衛工作由市委黨校、市地震局、江城國土分局掛點負責,一年多來,掛點單位與社區精心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克服了面積大、難清理等困難,多次聯合開展調研以及專項治理、宣傳工作,成果顯著。
細微處著手美化社區環境
19日下午,記者來到東郊社區十里農場大道,映入眼簾的便是潔白的圍墻、干凈的路面。東郊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兆雙告訴記者,十里農場大道是社區的一條主干道,原來的圍墻長滿青苔,很不美觀。粉刷斑駁的墻面可以讓居民非常直觀地感受創衛的風采,前段時間,經過工匠的巧手打造,圍墻已經變了模樣,成為社區出入口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由于社區面積較大,人手又較少,多年來,社區已經累積了不少衛生死角和閑置地。去年10月上旬,社區組織人員用3天的時間集中清理衛生死角,圍墻角落的垃圾、荒地上的雜草、堆積已久的生活垃圾……3天的時間緊張而有序,鏟車和大貨車的作業聲讓工作人員更加振奮,大家齊心協力清除衛生死角。社區內的閑置地也是困擾居民許久的大問題,雜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遍布這片荒地,成為四害滋生的“窩點”。社區干部集中精力,長期跟進,多次組織人力物力才將閑置地的垃圾清除干凈,并將閑置地圍閉起來,防止四害亂竄。
東郊社區是老社區,有不少年代久遠的自建房,許多巷道里還有原始明溝,雨天排水不暢,常常有污水積聚在水溝里,不僅散發出難聞的臭味,夏天的時候還會滋生許多蒼蠅蚊子等一類害蟲。東郊社區將明溝改為暗渠,拓寬排水渠道,現在已有累計150米的明溝改為暗渠,不僅解決了居民的生活困擾,也讓巷道更加干凈整潔。
增加衛生設施方便居民使用
荒草、垃圾的處理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除此之外,東郊社區還投入資金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正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處理辦法,東郊社區里才會堆積了許多垃圾。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東郊社區在清理衛生死角的同時增加了兩個垃圾投放點,每天固定時間回收垃圾,從此居民便不再擔憂垃圾該往何處倒了。除此之外,社區干部還經常向居民分發創衛宣傳資料,在社區增設兩個宣傳專欄,并在金碧路路口和十里農場大道樹立創衛標牌,通過宣傳讓居民更了解創衛的工作措施,推進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的不斷改變,從而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
除了生活垃圾,蚊蟲和老鼠也是居民生活的一大困擾,夏天的時候尤其嚴重,經常有老鼠竄到居民家中“作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郊社區在多個路段安裝防蚊閘12個,并投放毒鼠屋75個,防蚊閘和毒鼠屋遍布整個社區,有效地減少了老鼠和蚊子的數量。
白天的東郊社區干凈整潔,夜晚卻是黑燈瞎火,因為沒有路燈,居民走夜路的時候經常要拿著手機照明,十分不方便。去年年底,東郊社區與市路燈管理中心協商后,在金碧路安裝了12盞路燈,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劉兆雙表示,社區要繼續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正著手在主干道十里農場大道上安裝路燈,讓夜晚的東郊社區更明亮動人。
建立管理機制
鞏固創衛成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東郊社區創衛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還有一些遺留的問題。社區干部聯動掛點單位和社區居民共同努力,再接再厲。
十里農場大道雖然是硬底化道路,但經過多年的使用,路面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光彩,變得坑坑洼洼。劉兆雙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即將修繕道路,重新鋪設瀝青路面,預計9月底完工。屆時,平坦的道路將更方便居民出入。
除了修繕已有的道路,東郊社區還有一些路段亟待完善。十里農場新邨村道北路有一段斜坡,不論是步行還是駕車都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為排除安全隱患,方便居民出行,東郊社區近期擬出臺方案,對斜坡進行改造。
對于下一步的創衛工作,劉兆雙表示,社區還將進一步深化創衛工作,提升社區創衛成效。此外,社區也將加大宣傳,加強居民對創衛工作的認識,并和相關管理部門謀劃協商,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創衛成果。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